新吾爱文学网 > 科幻小说 > 道北小黑 > 灭门惨案(2/3)

灭门惨案(2/3)

上一页道北小黑章节列表下一页
有声小说,新吾爱文学网在线收听!
张崇新又提到了一个情况,这是马晓霞的丈夫刚刚向公安局反映的:

原来,马晓霞昨晚下班后骑车子先到的父母家,把车子靠在父亲马福林的自行车旁边了,和马福林一样,她也同样没锁自行车。回自家的时候,因为方便,图省事,也就没推自行车,因为第二天一早上班时过来一骑就走了,她经常这样。但是,今天早上出事后,她的自行车和父亲马福林的自行车一起不见了。那是一辆八成新的飞鸽牌自行车。这一情况是马晓霞的丈夫后来发现的,马晓霞自己已经懵了,根本没顾上注意这些。

这一情况令人不解,难道说凶犯在疯狂地作了这样一桩大案后,还敢一个人骑走两台自行车?那么,难道说是有两个人作案?

也许,更合理的解释是:在凶犯作案之前或之后,另有小偷潜入,偷走了一辆甚至是两辆自行车。但这可能吗?事情会这么巧吗?

而就在呼兰公安局长张崇新在会议室内讲述案情的时候,呼兰县各个派出所的公安干警已经完成了一项重要任务,那就是摸清楚辖区内的重点嫌疑对象昨夜是否在家,如不在家去向又去了哪里! 而巴彦县和周围几个县份及地区几乎也采取了完全相同的行动。

此时已经是深秋,很多民警为了抢时间,直接“下饺子”淌过河,上岸后一刻不停奔赶到目标所在地,进行查对核实。

遗憾的是,各地的反馈回来的信息与报告证明,这一次突击性的搜查并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。当时所调查的嫌疑对象于案发时间内绝大部分都在自己家中。少数没在自家的人,很快也找出了一定的去向,并找到了较为可信的证明人。于是只能一一将他们排除在外了。

消息传到会议现场,大家伙陷入了短暂的沉默。张崇新首先开腔,他是呼兰县的公安局长,此时绝不允许呼兰县公安局的警察士气低落!

“同志们,各位领导们!我们呼兰县又发生了一起针对公安干警的灭门惨案!虽然现在还不清楚,是否能和呼兰—巴彦系列残杀公安干警案进行并案,但无疑呼兰县公安局遇到了有史以来最严峻的挑衅!所以我希望,不,是我要求,每个人都必须行动起来,破获这几起案件,还我们的战友一个公道,还呼兰县一个太平!”

现场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,确实最近几个月来,呼兰县的干警们实在是太压抑了!

之后,张崇新开始布置排查任务,因为重点人口已经基本排除了,那就只有一种可能:案犯是之前根本没有摸上来的人!

他将呼兰县分成三块:呼兰镇里为一块,其余二十个农村乡镇为一块,而各工厂企业单位为一块。要求各个辖区采用“三包”的责任制办法,逐人逐户地进行调查摸底。所谓“三包”,就是单位包职工、街道包居民、乡镇包村屯。

讲到这里,旁边一直没有说话副厅长刘一平插了一句:“我强调一点,谁查漏了,扒谁的装!无论是政府的、企业的还是政法口的,都一撸到底!”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分割线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为了配合“1027”马福林一家被杀的专案组破案,呼兰县县长亲自挂帅,将群众全部发动起来。

而由省市县三级公安干警组成的专案组,则开始了紧张的侦破工作。

在之后的案情分析会上,各路专家对现场有两台自行车丢失这一案情,进行了非常激烈的讨论:究竟有几人作案?是一人还是两人?对此,专案组内部出现了分歧。

一种意见认为很有可能是两人作案。因为:两台车子被同时骑走这应该被确定无疑,罪犯不可能先骑走一辆,回头再来骑走另一辆。那么,深夜漆黑难行,从马福林家出来的一段路又是坑洼不平的土路,一个人骑两台车子十分不易。如果推着走,不但不符合犯罪分子作案后急于逃离现场的常规心理,而且容易被路途上一旦遇到的人怀疑是偷自行车的。从马福林家出来的小路与附近唯一的一条公路交接处,距呼兰公安局不足五十米。四层高的公安局大楼就耸立在路口斜对面。院门口灯火通明,门卫室昼夜有人值班。三更半夜从公安局大院的眼皮底下一个人骑两台车子行驶,那是要冒点风险的。更何况犯罪分子还有可能是浑身血迹斑斑。这些,都是很有说服力的事实。所以,应判断是两个人作案,之后各骑一台自行车从南边小路逃走,往东奔向呼兰郊外。 张崇新和一部分呼兰公安局的人更多地倾向这种看法,认为很有可能是两人作案

80年代的孔雀自行车

而另一种意见则认为,只能是一人作案。如果是两人作案,那得是什么关系啊,父子?兄弟?都能下得去手?都不考虑后果?不大可能。虽然现场有两台自行车被同时骑走,似二人所为,但这极有可能是犯罪分子故意造成的一种假象。

因为从现场来看,凶手身手敏捷强壮有力,马福林家门口的路虽然坑坑洼洼,但以凶手的能力,未必不能同时骑两台自行车离开。而这也正说明犯罪分子的阴险狡猾,弄这么一手,极容易使人产生错觉,认为是两人作案,从而分散侦察注意力。 相当一部分的省城公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
上一页道北小黑章节列表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