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吾爱文学网 > 科幻小说 > 道北小黑 > 贼心不死(4/8)

贼心不死(4/8)

上一页道北小黑章节列表下一页
有声小说,新吾爱文学网在线收听!
线索是纷繁的,工作量是巨大的,压力是沉重的。但是,联合专案组的同志牢记上级党政机关的嘱托和全市人民群众的期望,把压力变成动力,不分严寒酷暑,夜以继日地工作着。到1998年2月中旬,列出全市符合年龄段等工作条件的嫌疑人86万人,重点嫌疑人2.3万人。其中,采纳掌纹1.5万枚,排查去向不明的重点人员332人,查获涉枪案件线索30多件……

联合专案组围绕主要嫌疑人开展了深入细致的重点侦查,阎令旭就是其中的一个。

一天,联合专案组从皇姑车行获得一个线索:在“11.9”杀人抢劫案发生的当天,一个因盗窃被判长刑的犯人,戴着摩托车头盔,在车行的高档车市场里转来转去。认识他的人和他打招呼,他没理睬。大约一个小时之后,就发生了南市阀门销售门市部杀人抢劫案……

一个被判长刑的犯人,怎么会出现在车行里呢?他既不卖车也不买车,到车行干什么?撇开“3·8”串案不说,也要把这个人查一查。总指挥部对这一线索十分重视,要求联合专案组对这个人抓紧调查。

经查,那个神秘人物名叫阎令旭,34岁,身高1.72米,原籍黑龙江省鸡西市,原住皇姑区。该人曾在某劳改支队当看守员,1989年参与团伙作案偷盗汽车,被判20年徒刑,1995年3月15日越狱潜逃。此人会开车,会打枪,胆大手黑……

当有人在车行看见这个阎令旭时,不久便发生了南市阀门经销门市部抢劫案;当他的踪影在沈城消失后,“3·8”串案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没再打响。还有,阎令旭的原籍鸡西离生产“11.65”手枪弹的11军工厂也很近……这些都使人感到,这个阎令旭似乎与“3·8”串案有着某种关系。

阎令旭的各方面情况越看越像“3·8”串案团伙的成员,总指挥部要求联合专

案组对他开展重点侦查,后来发出了抓捕他的指令。联合专案组围绕阎令旭及其接触关系,在市内并赴外地开展侦查,做了大量的工作。

加大侦破力度

刑事侦查工作中,嫌疑人“越看越像”案犯这种情况是经常出现的,也是正常

的。在没有最后确认案犯之前,谁也不能将哪个重点嫌疑人轻易地排除,予以否定。

如果仅有一个阎令旭倒也罢了,联合专案组经过筛选、分析,对一个又一个类似阎令旭这样的重点嫌疑人开展侦查。每一个嫌疑人的侦查从一开始都充满着破案的希望,可是结果却总是相反,不是否掉了就是没有结果,希望一个接一个地破灭了。

鉴于“3·8”系列案件串并的6起案子所侵害的目标,分析犯罪分子主要是从有

大宗现金交易的场所选择对象,然后尾随伺机作案。根据这一规律,市公安局要求市内5区分局把皇姑区车行、和平区南二和南五批发市场、沈河区五爱市场、铁西区中国家具城、东陵区南塔鞋城等处作为侦控“3·8”串案的重点阵地,指定民警和协勤人员落实监控任务。

正当公安局对“3·8”串案加大力度开展侦破的时候,犯罪团伙的重要成员孙

德松正在策划着干一起更大的案子。

孙德松为了营救孙德林,在广西呆了好几个月。他笃信“有钱能使鬼推磨”,

寄希望于司法腐败,想靠钞票打通上下关节,给孙德林办个减刑或“保外”什么的。可是,他打错了算盘。除了按规定日期到宾阳县廖平劳改农场见一见孙德林,两个人用只有他们才听得懂的暗语作些交谈外,什么也没办成。事情尚无进展,带去的4万多元已经花掉了3万多元,他只好在1998年春节前回来了。

孙德松一回到沈阳,急着去见汪家哥俩,向他们讲了孙德林的刑期和在劳改农场的处境,然后提出借钱。可是,当即遭到他们拒绝。这次别说3000元,连3元也没借出来。

没有钱,孙德松十分焦急:到哪去弄钱呢?

他想到了———抢。

对,只有抢到一大笔钱,才能继续到广西活动,把疏通、打点的事做下去。留得青山在,不怕没柴烧。只要大哥一出来,什么都好办了。

要干抢劫,他只身一人,赤手空拳,显然不行。他的想法是,“踩”好“点”,然后找汪家哥俩一起干。

孙德松骑着摩托车,专挑有大额现金交易、流通的场所去,在沈城到处乱窜。这样跑了一阵后,他在五爱市场相中了一个目标。

这天晚上,孙德松来找汪家哥俩,对他们说:“我看好一个地方,供你们参考。在五爱市场,有个联运站,往外发货还汇钱,咱们可以干一把!”

白色轿车

汪家礼听了孙德松的话,怦然心动。

从1997年11月9日他和汪家仁干了南市阀门经销门市部那个案子算起,到现在快两年没再干了。公安局在全市大规模地进行搜捕,他们不能不有所收敛;孙德林进去了,兔死狐悲,忐忑不安。总之,他们感到必须多加小心。

孙德松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
上一页道北小黑章节列表下一页